韩振军
岛城疫情步步升,初心不改走匆匆。泉城岛城一家亲,济炼青炼兄弟情。患难之间显知己,再为石化立新功。向山而行心坚定,惟愿平安度险情。
2020年国庆长假刚一结束,山东联友石化工程公司便根据青岛石化大检修需要,成立青岛项目部。就在项目部一班人已经收拾好行囊,准备匆匆赴任时,几例突发的新冠病例彻底打乱了岛城的宁静。在谈疫色变的大背景下,却没有一个人掉队,随即便投入了看现场、做计划、租宿舍、招员工等等。随着疫情的发酵,多个省、市都发布了来青岛的禁令,好多已经报名的工人都不来了,可检修计划不会改变,项目部一班人便反复做工作,向员工传达当地政府控制疫情的能力和决心。人陆续招来了,可入厂考试又成了难题,项目部又抽调专人手把手的教大家如何用智能手机看教学视频、作模拟题、进场考试……
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考验
在这次检修中,联友公司承担了青岛石化15万吨/年、20万吨/年气体分馏装置、2万吨/年硫磺回收装置以及后期追加的空压站,截至目前,检修完成的塔器14座,储罐24个,换热器63台,阀门260个,打开人孔142个,工艺改造120余处,更换管线1587米,焊口2300余寸。单从这些干巴巴的数字来看,外行人很难理解这其中蕴含着多大的工作量。就拿一台换热器的拆、装来说,从编制吊装方案到打压试水成功,每一步骤都需要精心的筹划,大到起重指挥、司索、现场监护等技术人员的定位,吊装、运输车辆的型号、吨位、标高,管箱、浮头、管束、抽芯机之间的磨合,小到一个卡环、一个垫片、一个螺栓的选择,这期间,几乎要涉及到工程项目中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检等几大要素的每一个环节。正如一台换热器的拆、装一样,一座塔器的检修、一个储罐的清理、一个阀门的拆卸……这其中,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考验。
每一个焊口都是一个承诺
受疫情的影响,工人报到、进场的时间和顺序多次被打乱,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,好几个班组只能临时拼凑,可工期不等人,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检修任务,项目部一班人每天下班后都开一次碰头会,根据已完工的任务量合理调配人员,更大限度的让焊工、电工、起重工等特殊工种发挥自身特长,及时购买焊条保温桶,保证焊材的质量和温度,并主动联系监理单位检查验收,尽量避免返工,真正做到让每一道焊口都成为一句对业主的郑重承诺。
每一个人都是一面旗帜
失败的原因有千万种,而成功的经验只有一个,那就是~团结。在这次检修中,项目部成员只有九个人,有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伙子,有即将退休的老员工,可不管是谁,都在用一颗真心实打实的付出。年轻的小伙子不怕苦不怕累,脏活累活抢着干,对几个老同志很尊重。老同志们呢,更是时时处处都在充当一个好参谋、好帮手、好管家,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特长,在几个检修现场来回跑,赶巧每一个现场都远离炼厂大门,大家靠两条腿走路,每天都要走上几万步,刚入厂那几天,好几个人脚上都磨起了水泡。一个多月以来,正是项目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每一个人都充当着一面旗帜,才将这个拥有一百多人的队伍打造成一个坚强的集体,在青岛石化的检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再回首,时光总是催人感叹。疫情之初,联友公司青岛项目部临危受命,转瞬间,一个多月的检修即将结束,这期中有联友人挥洒汗水、披星戴月的付出,有青岛石化各级领导的甘开绿灯和大力支持,更有青岛检安公司这个兄弟单位的手足相惜和无私帮助。感谢青岛石化,感谢检安公司,感谢这一个多月来无数兄弟单位给我们带来无数感动的精彩瞬间。待到年终岁尾时,愿擎红旗传捷报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相信青岛石化的停工大检修会圆满成功,相信联友人还会开拓出全新的市场,翱翔于更为广阔的天空。